5月农业气象月报
摘 要:5月全省大部农区气温偏高、降水偏少。5月上旬和中旬出现2次低温时段,但5月下旬温度回升迅速,有效的弥补低温带来的影响;预计6月气温偏低、降水偏多,建议关注阶段性低温、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、土壤墒情的变化。
一、天气气候概况
(一)气温
5月全省平均气温为14.2℃,比常年同期高0.3℃,比去年同期高0.5℃,平均温度为9.2~15.9℃。与常年同期相比,大兴安岭大部、黑河大部、松嫩平原北部及三江平原大部偏高1~2℃,其它县(市)持平或偏低1℃;与去年同期相比,漠河低1℃,其它县(市)持平或高1~2℃。
从各旬来看,5月上旬全省平均气温为10.6℃,比常年同期低1℃,比去年同期低3.7℃。5月中旬全省平均气温为13.5℃,比常年同期低0.4℃,比去年同期高0.7℃。5月下旬全省平均气温为18.3℃,比常年同期高2.3℃,比去年同期高4.2℃。
(二)降水
5月全省平均降水量44毫米,比常年同期少1成,比去年同期少3成。我省东部和塔河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,其它地区为5~50毫米。与常年同期相比,三江平原大部、牡丹江大部和松嫩平原局部多1~5成,其它地区少1~9成或持平;与去年同期相比,三江平原东部、大兴安岭北部、黑河局部及泰来多1~9成,其它地区少1~9成或持平。
从各旬来看,5月上旬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4.8毫米,比常年同期少5%,比去年同期多247%。5月中旬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3.8毫米,比常年同期多35%,比去年同期少2%。5月下旬全省平均降水量5.3毫米,比常年同期少73%,比去年同期少87%。
(三)土壤墒情
5月份各土层旱区范围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,涝区范围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。与去年同期相比,5月8日0-10厘米偏旱范围小,偏涝范围大,5月18日偏涝范围明显扩大,5月28日旱涝急转,偏旱范围变大,偏涝范围变小。
二、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建议
5月气温偏高,降水偏少,整体有利于旱田作物的播种出苗和苗期生长、水稻的移栽返青。其中4月24日-5月4日、5月16-20日发生了两次低温时段,略微影响了作物生长速度。其中4月24日-5月4日全省平均气温8.4℃,比常年低1.5℃,比去年同期低3.8℃;5月16-20日全省平均气温10.6℃,比常年和去年同期低3.8℃。5月下旬温度升高,有效的弥补了前期低温的影响。5月未发生农业气象灾害。
预计6月全省平均气温低于常年、平均降水量多于常年。6月为作物营养生长的主要时期,总体气象条件利于作物生长。但需关注雷雨、大风、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,同时降水偏多,不利于低洼地快排涝散墒,存在农田渍涝风险。建议各地关注天气变化,尤其关注阶段性低温、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。